
报名啦!“国地杯”第七届全国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
发布时间:
2025-04-11
日前,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主办的“国地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正式开赛!
大赛以“数智驱动自然资源治理 科技擘画绿色未来发展”为主题,鼓励大学生深刻理解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联系。
大赛设置了作品奖、单项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报名注册截止时间:7月15日。欢迎全国各地的高校的优秀学子报名参赛。
国地科技连续第七年承办该大赛。
01
大赛背景
为提升大学生对自然资源国情的科学认知,鼓励大学生深刻理解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联系,激发大学生参与自然资源科技事业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自然资源相关专业大学生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方向师生之间学术交流、沟通协作,助力自然资源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决定举办第七届“国地杯”全国大学生自然资源科技作品大赛。
02
组织机构
03
大赛主题
数智驱动自然资源治理 科技擘画绿色未来发展
04
大赛时间与地点
报名注册截止时间:2025年7月15日24时(提交附件1、附件2)
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5年8月31日24时(提交附件3、附件4、附件5、附件6)
决赛时间:2025年10月17-19日
决赛地点:重庆
05
参赛对象及要求
大赛面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统招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科生。参赛作品以各高等院校内二级教学单位(学院/系)为单位组织选送。每个二级教学单位(学院/系)选送数量不超过3项,如有超过3项,组委会将驳回,由相关单位内部协调确定。每项作品应为在校大学生组队围绕大赛主题完成的原创科技论文或调查报告,不得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直接生成参赛作品,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列为作品共同完成人。作品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每人仅限参加一个团队,每个团队参赛作品仅限一项。每个团队应明确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作品团队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参赛作品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无知识产权争议,不得存在剽窃、抄袭、伪造、篡改等行为。已参与其他竞赛的获奖作品请勿重复选送。选送单位应对选送作品进行认真审查。
06
大赛组织形式
(一)报名注册:
大赛组委会将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微信公众号及承办单位媒体平台发布大赛通知,诚邀各相关高校及专业院系组织申报。参赛者可在本学校内跨学院、专业或年级自行组队,确定选题,选送单位汇总后将电子版报名材料(附件1和附件2)发送至大赛官方指定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主题为:学校+学院+报名材料)。
(二)作品提交及初评:
成功注册的参赛队伍做好项目设计,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作品并提交。提交前需由指导老师和选送单位对作品进行初步审核,确保符合参赛要求,并将符合格式要求的报告(格式参照附件3)或作品(格式参照附件4)、承诺书(附件5)及知情书(附件6)发送至大赛官方指定邮箱(邮件主题为:学校+学院+作品名称)。
(三)作品甄选及复评:
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成绩,确定进入决赛作品名单。
(四)决赛终评答辩:
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需进行答辩展示,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本届大赛拟采用现场答辩,请参赛队伍关注大赛官方公众号及时查收赛会最新通知。为保障作品展示效果,组委会鼓励参赛队提交海报、多媒体视频、图片摘要等辅助材料展示作品信息。组委会拟开辟独立单元对参赛作品进行滚动展示,并于赛后对优秀作品进行宣传推介。组委会将对展示环节表现突出的作品授予单项奖。
07
奖项设置
本届大赛设作品奖、单项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具体数量依据参赛队伍数量和作品质量综合确定。
作品奖:授予由评审专家甄选出的优秀作品及其创作团队。拟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单项奖:授予在项目设计、方法应用、成果组织、答辩展示等环节表现突出的选手或作品。
优秀指导教师奖:授予指导参赛团队有效实现项目预期、规范成果表达、取得良好成绩的教师。
优秀组织奖:授予在赛事组织、高质量作品把关、选送等工作突出的参赛单位。
08
费用说明
大赛组织单位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不会向参赛队伍或个人收取任何费用。
参加决赛现场答辩的选手及队伍,往返交通及食宿等费用需自理。
09
大赛组委会
主任:
封志明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
副主任:
邓 伟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杨红生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左其亭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黄贤金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孙九霞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李小雁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江 东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丁建丽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袁力行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彭 建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付文升 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
朱晓华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执行秘书长
委员:(按姓氏拼音为序)
安海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陈松林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陈同斌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邓祥征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董锁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董金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段金廒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谷树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郭 杰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何春阳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韩国栋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洪增林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工
胡德胜 重庆大学教授
姜鲁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雷 梅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刘红玉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玉洁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龙宝林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级高工
卢 松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马金珠 兰州大学教授
闵庆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石敏俊 浙江大学教授
苏昌贵 湖南省财政经济学院研究员
王辉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王卷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王小丹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王英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杨子生 云南财经大学教授
展思辉 天津大学教授
张文忠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张鸿辉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
甄 峰 南京大学教授
郑新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朱学红 中南大学教授
秘书处:
王 捷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金晓斌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 教授/副院长
韦 杰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教授/执行院长
张云耀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教授/副院长
刘丽娜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业务主管
武 娜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财务/会员主管
陈 会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
张姝姝 重庆市自然资源学会副秘书长
大赛官网:http://www.csnr.org.cn/
大赛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及电话:
曾春芬老师:13896192024
王跃峰老师:18761689639
娄义宝老师:18223566461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2025年4月9日
附件:扫描下图二维码,下载附件1~6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多资讯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总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长福路219号H座国地大厦
电话:(020)62356718

Copyright © 2022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3008366号 SEO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