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大讲坛:夯实数据基础 拥抱数据经济和数字社会
发布时间:
2022-07-07
近日,第四期“湛江大讲坛——领导干部论坛”在湛江国际会展中心开讲。会议邀请了数文明(广东)科技有限公司CEO、信息管理专家、科技作家涂子沛作题为《夯实数据基础 拥抱数据经济和数字社会》的专题讲座。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市政协主席李多民出席报告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浩然主持报告会。
主讲人:涂子沛
数文明(广东)科技有限公司CEO、信息管理专家、科技作家,曾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受聘为广东省“数字政府”专委会委员、浙江省特聘专家和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山大学客座教授等,著有《大数据》《数据之巅》《数文明》等。
数据如何在社会治理中实现价值
要实现数字化,湛江就必须在数据空间当中拥有数据优势。人类正在拉开智能型文明的序幕,如果停止数据供应,整个智能型文明就会停止。我们正在把物理空间中的一件又一件实体复制、映射到数据空间,每一样东西都会有数字身份。随着数据这种新的生产要素的出现,我们把数据变成信息,变成知识,最后把数据变成智能。
1.联通
我们拿到数据,首先就想,怎么把数据联通起来?山东在推动“无证明之省”,浙江在做“最多跑一次”,广州市也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原来办一张无犯罪证明,人要出现在派出所,要亲自去取,现在可以直接在APP下单,快递到家。
这件事的改革还不是终点。怎么把这件事推向更深入?比如我要办一个无犯罪证明,未来,有关部门可以在云端沟通,直接交付这个无犯罪证明,连快递也不用送。未来可能政务办事大厅都不用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上办。
既能提高老百姓的满意度,也能提高我们本身效能,这就是未来的政府。数据联通,首先面对一个难题,现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都形成了自己的数据标准,今天要把它统一起来不容易。数据要使用同一个标准,这是目前的挑战。
2.精细
在波士顿,许多路面都有坑,但对这些坑的定位很难。波士顿想到一个好方法,每个人都有手机,手机里有重力传感器,一直在记录手机的位置。波士顿做了一个APP,让志愿者去使用。每次经过有坑的地方,只要这里颠簸一下,重力传感器的数据就变动了,很多数据的变动,说明这个地方是坑,不是人为拿起来了,波士顿用这个方法定位了整个城市1000多个坑。
今天的社会治理,真的是在变,面临着一场巨大的革命。比如车辆追踪、人脸识别等,我们正在走向社会治理的高清晰社会,正在获得这些能力。
3.外部性
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是怎么来的?当时,很多平台上的中小企业家需要贷款,但获得银行贷款非常困难。阿里巴巴便决定给他们发放贷款,因为他们的数据都存在阿里云,阿里巴巴能够掌握他们的情况,这是先有数据后有贷款。
这就是数据的外部性,我们在收集数据的时候是出于某一个目的,但是在使用数据时,常常发现这些数据可以用到另外一个维度上去。当然,这也是“大数据之剑”,要用好数据的外部性。
大数据的浪潮推动过来,数据集中,职能就会集中,政府部门的数据改革远远没到达终点。现在各地、各省都在建立大数据局,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像数据这种资源一样,越用越多,数据外部性可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我们正在一个这样的时代节点上,在数字化这件事情上,大家的起跑线基本上是相同的。今天湛江要大胆想象,其他城市能做的事,湛江也能做。
4.个性化
如果我们打开手机淘宝,会发现每个人的界面都不一样,这是个性化推荐。但是个性化推荐难以达到100%满意。其中有一个矛盾,如果要算得更准,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但为了兼顾消费体验,就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算出来。而亚马逊,做了一件事,直接给优质客户预判发货,这创造了故事,故事带来的效应叫品牌。湛江要出圈,要创造新的湛江故事,建议从数字化上面去做文章。
现在新的风口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山东省德州市的智慧农业大棚,用信息化的方法来做农业,建立一个温室大棚,大棚里所有的温度、湿度、光照度、喷淋都是智能化管控。比如种一株西红柿,会用公式算出来,精细化管理到每一天,算出来之后控制好,这样种出来的每个西红柿都一样饱满,单价便提高。湛江有全省最大的农业种植空间,要怎样把数字化跟农业结合起来?
工业化也在变成信息化,比如有的企业收集消费者皮肤等信息,数据汇集之后用算法进行处理,为消费者量身定做洗发水、护肤品配方,通过无人工厂,最后快递上门。数据在流水线上是一种生产要素,没有数据,这种个性化的生产和制造不可能完成。
5.智能化
目前说的人工智能,一般在说两件事,第一是图像自动识别,就是机器要有眼睛,第二是声音的识别跟合成,机器要有耳朵和嘴巴,能开口说话。
手机拍照,加个帽子,加个胡须,这些都是图像识别。声音识别的作用也是很广的,有的企业电话铃一响,智能分析就会把这个电话导向最该去分析的那个人,也有很多是机器人自动接电话、打电话。人工智能最后是要造一个大脑出来,这个就是城市大脑。
城市大脑第一件事是把城市里所有的数据汇聚到一起,要打破部门的壁垒,湛江可以先行一步,规划一下,全市该怎么采集数据,不要各个部门都采集,一数多源,而是要一数一源,要科学采集。
采集完了之后把它们放到一起,首先是物理层面的放到一起,其次是逻辑层面的放在一起。事实是一个整体,我们为了记录的方便,这个记录一段,那个记录一段,最后要把记录还原为整体。城市数据必须以城市为基本单位,不是部门为单位,要从城市出发。
第二件事就是要有基于全局的人工智能的分析。大量的算法数据中心部署,自动计算,通过这些计算去调配公共资源,预防危机跟风险,修正潜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去辅助进行决策。
廉江的智慧城市做了三大基础平台,九大智慧应用,获得了较高的行业评价。我们正在迈向一个这样的阶段,也就是普适计算,万物皆联网,无处不计算。
如何抓抢数据优势?
全面收集数据把数据当作组织的重要资产
数据在资产化
但未来数据必须经用户授权收集使用
建立首席数据官和治理委员会把数据治理作为日常性工作来抓
社会治理是多中心的,数据治理也是这样,它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要调动各方积极性。数据治理要有强有力的组织架构、清晰的数据战略、组织文化、工作流程,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与规范,要有信息系统来对它进行管理,有项目管理。
从数据治理到数字治理通过数据驱动提高城市治理的水平
最高级的数据分析是预测性的分析。从描述性的分析,诊断性的分析到预测性的分析,到指示性的分析,预测了之后,要影响未来的走向。
一网通办是政务服务中心把所有可以服务的事项全部标准化,用数字化的方法来做社会治理也是这个意思,把城市社会治理的所有事项,标准化、流程化、责任化。
湛江各级部门要有这样的做法,建立数据文化,鼓励员工用数据去说话,追问什么是对的,分析的颗粒度越细越好,使用的数据越细致越好,用数据来支持结论,而不是用故事来支持结论。
建立数据思维在管理层普及数商教育
数商是记录、整理、组织、保存、搜索、洞察、控制数据的能力,简单的说,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获得不同数据的能力。
首先可以学会做笔记,做笔记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是思想的脚手架。大数据要做比对,首先就要分类,要会用电子的工具来管理笔记。
在管理层要普及数商的教育,技术上的交流,我们个人要会使用数据,要有数据的意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事实上是重塑时代的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湛江要把这种力量纳入头脑,要把它变成一种思维、一种文化、一种观念,日常工作要以数字化为突破口,这是一张白纸,好画蓝图。
更多资讯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总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长福路219号H座国地大厦
电话:(020)62356718

Copyright © 2022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3008366号 SEO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