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区深入推进“田长制”, 管好用好耕地资源

发布时间:

2023-10-23

分享: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耕地保护“田长制”建设经验获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官微刊发分享。国地科技在划分耕地网格、先行试用田长巡田APP、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中提供全流程综合服务,助力光明区开展耕地保护“田长制”先行县建设,完善耕地保护基层治理机制、建设高颜值现代农业。

 

以下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官微全文。

 

建立“田长制”,共守“责任田” | 深圳光明:深入推进“田长制” 管好用好耕地资源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证,是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和命脉,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石,也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空间要素。

 

作为广东省第一批“田长制”建设先行区,深圳市光明区积极开展“田长制”建设工作,上下齐心,建立“纵向到底、横向联合”耕地保护工作体系。各职能部门“拧成一股绳”,紧抓非农化、严盯非粮化,合力将农田规划好、利用好、保护好、监管好。

 

锚定目标,完善机制,建立三级田长体系

 

光明区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治理、绿色发展,以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提升、布局合理为目标,以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为核心,以农田优化、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为关键环节,立足光明区高质量发展特点,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完成273个耕地网格划分工作,确定各级田长人员名单,实行党政同责、清单管理、分级保护、逐级负责、严格问责。多部门联动积极推进“田长制”巡田工作,全力以赴落实好耕地保护工作。

 

制定方案,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和要求

 

制定《光明区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及光明区全面推行“田长制”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表,提出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的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明确“田长制”工作重点任务与职责分工,科学推进“田长制”工作开展。同时,制定《光明区永久基本农田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强化责任担当,树牢底线思维,全面排查并整治永久基本农田未种植情况,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

 

强化保护,优化布局,促进耕地集中连片

 

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耕地的角度出发,光明区对零散分布的耕地进行优化调整,通过“田长制”机制进行管控和进出平衡进行耕地布局优化,按照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原则,落实耕地空间精确定位,促进耕地集中连片,使耕地布局与城市生态环境优化紧密结合,实现城市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有机统一。探索耕地保护新模式,研究辖区耕地入库管理办法,明确耕地移交入库流程,建立耕地档案和台帐,严格实行耕地入出库制度,对耕地进行动态监管,强化耕地保护制度。

 

严格监管,智慧查违,实现信息化管理

 

高效运用无人机提升智慧化违法建设治理水平,提高执法巡查效率,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群众报”的全方位监管。全区部署无人机点位三百余个,每两周飞行一次,巡查拍摄地表变化情况,自动勾选图斑比对核查,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全天候动态监测,让耕地保护“长”出智慧监管的“牙齿”,实现耕地保护智能化与智慧化。

 

光明区以深入推进“田长制”为契机,充分发挥各级田长的作用,在耕地布局上强谋划、耕地利用上高标准、耕地保护上严要求、耕地监管上加力度,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不断提高耕地利用效益。

 

来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