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将加快推进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建设

发布时间:

2022-08-26

分享:

近日,自然资源部组织全国自然资源(海洋)系统开展用地用海要素保障视频培训会,对近期印发的《关于积极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用地审批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通知》进行全面深入解读。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吴海洋出席培训会并讲话,部相关司局负责人针对政策涉及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土地利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用海用岛审批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会议要求,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要重点从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规范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坚守底线四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及时落地建设,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强化技术支撑方面,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用途管制监管系统建设。各地要按照“统一底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平台”要求,加快建成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特别是先期开展建设试点的9个省份和12个城市,要尽快实现部、省、市、县互联互通,实现在一张底图上审批用地,实现用途管制全域、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是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核心制度,是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国地科技按照“摸现状、理业务、塑体系、建系统”四步走的思路,建设了面向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系统。以“码”为链串联用途管制全生命周期,面向多级多部门用户提供用途管制六大业务应用场景,构建“三网、一系统、一个库、一个码、六场景”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监管新格局,推动用途管制全周期数字化管理。现已在宁夏、新疆、海南等地,开展了相关实践。

 

在宁夏,依托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研究的基础,将用途管制扩大到生态、农业、城镇等所有空间,开展建立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探索,为宁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完善空间治理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在新疆,围绕用地预审与选址、批次项目用地、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和国有未利用地备案业务,开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用地报件系统,搭建业务上报、统一受理、智能图审、综合查询等应用,实现业务报件全程留痕监管,为业务审批提供相关空间叠加分析应用,全面提升建设用地报件审批效率。

 

在海南,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体化信息平台。该平台是海南省“机器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了空间规划“编、审、调、用、督”全周期,通过推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机器赋码,建立全链条管理、全过程留痕制度,减少人工干预,杜绝人情规划,增强规划刚性,推动实现国土空间智慧化治理。2021年,海南省“机器管规划”被国务院列入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受到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