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盘点|让自然资源“活”起来,产业“强”起来

发布时间:

2022-01-25

分享:

2021年,国地科技全面开展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土地利用咨询、建设用地节约集约评价、工程咨询、存量建设用地再利用等领域的工作。在新的一年,国地科技将不断精进,探索新发展阶段自然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的新模式,开拓出一条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创新之路。

 

一、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资源有价,核算有方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

   

按照广东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试点要求,国地科技在梅州市、湛江吴川市等地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价格信息采集,形成涵盖价格样点坐标、投入、产出等信息的全民所有自然资产价格信息数据集,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价格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已承担的国有建设用地清查成果数据汇总分析应用软件开发项目,研发集国有建设用地清查成果质检、建库、入库和应用分析等为一体的应用软件,为国有建设用地清查成果数据汇总、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提供便捷的软件工具。

 

优化技术路线,探索资源核算新路径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平衡表编制试点

 

按照自然资源部和广东省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平衡表编制试点要求,在梅州市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平衡表编制第一阶段试点工作,填制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和湿地资源资产账户,并形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平衡表主表、附表等报表,提出报表框架和指标体系的优化建议。

 

省级平台,推进自然资源管理智能化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化建设

   

在四川省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开发覆盖自然资源资产数据体系、指标体系、模型体系等技术体系和资产一张图、委托代理、清查核算、资产平衡表、考核评价、资产报告、专题分析、模型管理等应用服务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助力实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五个一”,即资源资产一张图、资产核算一体系、资产负债一张表、资源资产一本账、资产监管一张网。

 

亮明家底,接受监督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

  

基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政策研究基础,按照全口径、全覆盖要求,以实物量报告为主,以国有自然资源为重点,反映自然资源资产的总体情况及其与上年相比的变化情况,高质量完成汕头市、梅州市和揭阳市等地2020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报告编制工作,相关成果已向各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自然资源评价

  

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

广东陆河抽水蓄能电站节地评价

  

该项目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也是广东省第一个开展节地评价的抽水蓄能项目。项目启动后,技术团队仅用时一周就完成了节地评价报告的编制,并一次性通过省级专家评审。项目的实施,一是为相关水利水电项目开展节地评价工作提供了经验蓝本,进一步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二是在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复杂、工期紧张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项目的节地评价工作,为加快项目推进争取了更多时间,助力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悉心研判风险,高质高效完成报告编制

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稳评研究

 

本研究主要从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实施、监管、评估各环节,研判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对国土空间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进行理论及实践探索。高质高效完成研究报告编制,明确风险类型及风险程度,并提出相关风险防范对策建议。研究成果一次性通过专家评审论证,得到客户单位及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为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工作基础。

 

 

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阳春至信宜高速公路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项目是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路线全长约141.1公里,涉及区域范围广。项目启动后,国地科技迅速组织调研团队,深入沿线市、镇、乡相关利益单位,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公众参与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同步在网络公示。同时基于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影响社会稳定风险隐患的有效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防范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成果获得了沿线各市(县)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及好评,为该项目的顺利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亦为跨地级市此类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三、自然资源利用

 

广东省内首个获批项目

天河区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

  

该方案是广东省内第一个取得批复的新型成片开发项目,解决了地方政府征地、报批、供地等问题。为高效率高质量推进项目开展,在广东省尚未出台土地征收成片开发工作要求的情况下,项目实施团队认真研读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文件,多方请教专家及业务主管部门,在摸索中历时6个月完成方案并获批,成为全省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参考范本。方案探索了成片开发范围的划定方式和公益性用地的有关要求,以近期重点建设、利于实施为先,重点将急需建设的项目用地纳入成片开发范围,划定过程注重城总规和控规相结合。项目的实施保障了天河区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

 

省级铁路网重点项目

新建梅州至龙川铁路项目用地报批

  

新建梅州至龙川铁路是广东省铁路网“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我国中长期高速铁路网的区域连接线。项目建设对于加快构建珠三角、粤东地区与梅州、河源市高速铁路通道,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为项目单位提前梳理存在问题、预先筹备用地工作、及时提供解决方案,顺利推进了用地审批工作,目前该项目梅州段已取得用地批复。

 

国家级重大水利工程,全流程服务支撑区域发展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用地手续办理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全面系统解决粤西地区特别是雷州半岛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国家级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地点涉及云浮、茂名、阳江、湛江等4个地市14个县区,工程全线总长约500km,总投资约600亿元。国地科技承接该项目用地预审全流程服务。项目建成后,可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保障群众用水安全、维护河湖生态环境,受益人口超1500万,将解决粤西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有力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合理配置海域资源,科学用海管海

阳西县两大水闸重建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

  

海域使用论证是海域使用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对申请使用海域进行调查、计算、分析、比较,提出项目用海是否可行的结论并出具相应书面材料,为海域使用行政审批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阳西县长坪水闸重建工程及阳西县渡头仔水闸重建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报告是用海单位上报审批部门的必要材料,也是审批部门作出决策需要的重要依据。本项目论证等级高、内容复杂、论证难度大,项目将为后续海域使用论证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立足广州,谋划湾区,服务全国

“三旧”改造土地整备全流程服务

 

土地整备是项目实施的核心内容与重要环节。国地科技积极探索土地整备全流程服务模式,以土地整备为切入点,前后延展政策咨询研究、前期可行性研判、勘测定界、土地权属研究、基础数据摸查、片区策划、实施方案、复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建新区方案、用地报批、耕作层剥离再利用等全链接服务。同时,以广州市区为立足点,辐射珠三角等区域,为政府、企业等提供更具市场前沿和专业价值的城市更新全流程服务。

 

四、政策和应用研究

 

创新关键技术与补偿机制,服务双碳目标

基于遥感的林业碳汇空间占用补偿机制研究

 

承担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研究以林业碳汇量为补偿依据的碳汇空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改进林业碳汇遥感估算技术以支撑碳汇空间补偿标准的核算,以广东省山区森林为样本,构建中小区域尺度林业碳汇高精度遥感反演模型,并创新性地提出林业碳汇空间占用补偿机制的顶层设计、政策体系和交易机制的构建思路,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立足现实需求,探索新补偿机制

珠海市永久基本农田经济奖补政策修订专题研究

 

本项目立足于解决珠海市的现实需求,以问题提出-政策梳理-实证研究-结论分析为主线开展研究,重点拓展了面向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机制建立和修订等项目,创新性地将生态补偿纳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的范畴,提出构建基于“单项资源要素区域平衡”的补偿资金筹集模式,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及构建永久基本农田横向跨区域补偿机制等提供方向和思路。

 

推动审批简政,提高工业用地治理水平

肇庆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试点改革研究

 

项目面向肇庆新区开展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试点工作要求,聚焦工业项目用地供应提质,围绕“项目准入-区域评估-带标出让-按标验收”的“标准地”全流程管理,形成了系列政策成果,创新了工业用地“标准地”管理政策供给,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现代化治理水平,也为其他地区开展标准地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

 

创新机制与路径,提出促进政策建议

珠三角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研究

 

项目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等方法,明晰概念、掌握了产业用地利用现状基础和问题所在。以深化产业用地供给侧改革、加强产业用地需求侧管理为基本思路,创新珠三角产业用地利用的机制和路径,提出促进珠三角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的政策建议。一是为珠三角地区循序渐进、分阶段、有重点地促进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提供政策依据;二是为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规避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用地低效利用问题提供实证参考。

 

专研存量土地,深挖发展空间

惠城区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研究

 

惠城区是惠州市中心城区,是广东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惠州市的核心区域。通过对存量土地多源数据整合,基于规划管控和用地审批要求,针对性地提出了惠城区存量用地潜力分区、盘活路径、利用时序。一方面为惠城区的规划提供用地保障,实现向存量要增量的实施路径;另一方面为惠州市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提供县级样板,助力试点提炼总结。

 

落实大湾区战略,促进世界级机场群发展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村集体留用地合作开发和噪音区开发实施策略研究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促进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发展的重要工程。该项目通过梳理留用地政策文件和成熟案例做法,探索了国有留用地规划调整完善、土地整合置换、统筹公服配套、留用地地块列入“首开区”先行建设、土地混合利用和建筑复合利用等留用地创新开发实施路径,为该工程的留用地实施落地提供了有效方案,为村、企业、政府多方合作夯实基础,助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提速。

 

夯实数据基础,推动城市更新项目有序开展

中山基础数据摸查政策研究

 

为推动中山市城市更新基础数据摸查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国地科技协助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城市更新局)制定了城市更新项目基础数据摸查标准。该文件于2021年5月19日正式发布实施,明确了基础数据调查主体、基本程序、主要内容、成果管理与使用等相关内容。该文件的发布有利于固化城市更新项目基础数据,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科学确定改造项目规划条件,推动城市更新项目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