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区生态变化遥感监测二期项目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
2023-07-26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国际重要湿地,被誉为“长江之肾”,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在维护长江中下游生态平衡和江湖关系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日前,由国地科技承建的洞庭湖区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生态变化遥感监测系统(二期)项目通过验收。
项目针对湖泊萎缩、生态退化等日益凸显的问题,围绕自然资源监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业务领域,建立了一套遥感监测数据资源体系,构建了生态变化分析评价模型。同时融合三维仿真模拟技术,开展湖泊萎缩、洲滩变迁、水环境与土壤重金属等要素动态监测,为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重大案件查处、长江岸线生态环境督查、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守护洞庭湖生态环境安全。
构建遥感监测“一张底图”
收集整合历史积攒的大量基础资料和影像成果数据,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数据格式进行分类规整、入库存储,并进行信息关联,解决数据存储分散、数据检索困难等问题,形成了多时相、多尺度、多类型的遥感监测“一张图”。其中矢量空间数据303项,影像图幅突破3万幅,水位监测数据875万条,实现多源数据汇聚能力全面提升,打造了自然资源生态变化监测数据底座。
PART 2
项目基于多波谱遥感数据,通过搭建深度学习框架,构建水体图像识别模型,全面支撑水资源、水生态、国土空间开发等监测要素类型识别,解决了人工目视识别的主观性与低效性问题,有效提升了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的要素分类监测识别效率及科学性。
项目利用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地面全光谱反演模型,采样监测洞庭湖水体叶绿素、总氮、总磷等含量和典型区域土壤中镉(Cd)、铅(Pb)、砷(As)、汞(Hg)等重金属含量,结合遥感反演建立要素与影像特征相关性,追踪监测洞庭湖区水域整体水质与土壤污染空间分布情况。
结合两百多个时相的洞庭湖区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以及水文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湖泊水面面积与城陵矶水位变化关系模拟,构建洞庭湖水面、湖容与水位的关系模型,以及蓄洪调节模型,同时结合高精度DEM数据,搭建二三维一体化展示空间,三维动态模拟洞庭湖水面淹没情况,为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有效预防提供辅助支撑。
更多资讯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总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长福路219号H座国地大厦
电话:(020)62356718

Copyright © 2022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3008366号 SEO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