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地科技受邀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论坛,AI赋能自然资源
发布时间:
2023-07-24
日前,由中国科技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西科技厅、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论坛在南宁举行 ,以“科技向善 智惠东盟”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共话发展前景,把握未来趋势,助力中国与东盟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王蓉芳、越南科技部高技术司副司长阮黎雄、广西科技厅副厅长蹇兴超出席并致辞,中国和东盟各国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中国外交部、东盟各国驻南宁各领事馆代表,中国和东盟各国杰出科学家、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以及国内各省(区、市)科技管理部门代表等300位嘉宾齐聚一堂,凝聚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智慧与力量,助力人工智能发展。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地科技联席总裁张鸿辉作为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代表,受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影响各行各业。
首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论坛的专家报告环节,引发广泛关注
本次论坛上,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地科技联席总裁张鸿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辅助工程实验室负责人、增强虚拟现实中心副主任蔡奕渔教授,马来西亚国立大学Abdul Hadi bin Abd Rahman教授,印度尼西亚Nodeflux人工智能与商业战略专家、印度尼西亚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Adhiguna Mahendra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副院长温文彬教授等4位东盟国家专家学者,以及海南大学学术副校长、计算机学院院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杨天若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俄罗斯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胡瑞敏教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陶建华教授等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杰出人才,结合各自创新研究和产业实践,围绕人-机-物智能、智慧自然资源、智能建筑能源管理、智慧城市、大模型、公共安全预警、数字孪生技术等话题分享独到见解,不仅为参会嘉宾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更勾勒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图景。
张鸿辉在《AI赋能自然资源管理》报告中表示,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和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上水平,鼓励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等重点行业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人工智能AI高水平应用场景创新在现代化治理中的赋能作用日益凸显。
国地科技联席总裁张鸿辉作为企业家和科研工作者代表,受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报告
当前人工智能AI在自然资源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和难点,包括智能分析和模拟推演能力不足、多维度空间信息采集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构建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的技术体系的思路,并介绍了感知智能技术、认知智能技术和决策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探讨了人工智能AI+行业应用的双向奔赴的路径,即构建由人及地、人地互馈的空间和社会协同治理体系。通过信息感知、联动反馈、社会主体和空间载体的互动,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全面监测、评估、预警和优化调控。
同时介绍了人工智能AI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场景和探索,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实景三维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对人工智能AI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基础支持,未来在人工智能AI+的加持下,自然资源治理将以高水平、高品质服务和人工智能AI+高效能资源配置的特征,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受邀出席首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论坛的专家合影
据主办方报道,与会专家在人工智能AI方面的重要议题分享独到见解以及深度对话,将为全球人工智能AI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首届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论坛专家海报
本次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论坛是第11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的一部分,会期还举办第5届10+3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创新合作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技术对接会和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等一系列活动。通过集聚各方智慧、碰撞思想火花,为中国和东盟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与多元机遇。
注:图片来源于论坛主办方
更多资讯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总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长福路219号H座国地大厦
电话:(020)62356718

Copyright © 2022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3008366号 SEO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