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地科技为“中国饭碗”扩容提质,看这两地如何再造万亩良田
发布时间:
2025-04-14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让中国饭碗多装中国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方向: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加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
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抓手。在广东、吉林等地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国地科技因地制宜,提出盐碱地综合治理、土地整合优化等措施,推动盐碱地变成万亩良田,为耕地布局优化和粮食稳产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广东珠海:昔日盐碱地,今朝农业综合“万亩方”
坐落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前进社区的“万亩方”耕地集聚区,堪称珠海市乃至珠三角地区少有的连片耕地。针对土地碎片化、盐碱化、产出低效等突出问题,国地科技助力金湾区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开展了1.6万亩的连片耕地整治,新增耕地1900亩、水田4800亩,为大湾区优化耕地布局和盐碱化治理提供“金湾方案”。
来源:央视新闻
金湾区地处珠江三角洲沿海冲积平原,农田土壤普遍面临盐渍化问题,作物生长困难。近年来,珠海市积极推进耕地恢复行动,通过编制耕地恢复行动计划、耕地集聚区规划等,科学谋划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和耕地集中整治区建设。一方面,通过“水源灌溉+土壤改造”组合拳,改造“盐田”变“良田”。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盐碱地治理约1.8万亩。
生态水稻基地
另一方面,通过耕地恢复、危房整治,巧妙“缝合”零散耕地和周边农用地,将零散“巴掌田”整合为“万亩方”连片耕地,形成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耕作的优质耕地。同时打造生态水稻、优质蔬菜、精品莲藕、高端水果四大现代化农业基地,构建都市现代农业新样板。目前,总面积6347亩的高标准生态水稻种植基地已部分竣工,为“万亩方”农业综合产业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湾区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模式,将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文化体验深度融合。去年举行的第三届平沙“花田喜事”活动,数万名市民游客齐聚一堂,赏花露营、摘菜采果、观看非遗演出,感受田园乐趣。活动期间,平沙镇利用农闲休耕期,种植了16万平方米兼具观赏价值与绿肥作用的格桑花,打造超大规模花海景观。活动结束后,这些花植被作为绿肥还田,有效提升了耕地地力,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吉林白城:向盐碱地要粮,守护黑土地生态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我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重要支撑性工程之一。在吉林省白城市东北部的镇赉县,盐碱地曾是一片“不毛之地”。这里干旱频发、风沙肆虐,长期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和生态改善。近年来,随着盐碱地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这片黑土地将焕发生机。借助镇赉县土地整治国家试点工作的开展,国地科技提出科学选址、因地施策、精细设计和精准治理的整治策略,探索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路径。
项目区现状
项目以水利工程为基础,结合耕地后备资源细化调查,科学划定治理范围,并针对不同盐碱地类型,量身定制水稻种植改良模式。通过“以水压碱”技术冲刷土壤盐分,借助“以稻治碱”技术持续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计划采用标准格田布局和激光平地技术,确保田块平整、水土管理精准,为盐碱地改良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目前,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建成后将打造2个万亩连片水稻基地,为“千亿斤粮食”工程贡献约1亿吨粮食产能,同时将2万多亩荒漠草甸改造为生态湿地。项目将为东北苏打盐碱地水稻种植综合改良模式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下一步,国地科技将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退化耕地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我国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稳固,乡村全面振兴画卷更加绚丽多彩。
更多资讯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总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长福路219号H座国地大厦
电话:(020)62356718

Copyright © 2022 广东国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3008366号 SEO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