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印发《“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通过“数字湾区”建设,牵引带动大湾区全面数字化发展,打造全球数字化水平最高的湾区,数字化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动大湾区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手国地科技围绕湾区数字化分析、二三维一体展示升级打造“数字湾区2.0”应用,支撑深港跨境要素流动和融合发展研究。
其中,由国地科技承建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共享平台软件模块—智能规划CIM平台》与《“一国两制”新阶段下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研究(2023年度)大湾区边界分析系列模型软件项目》两个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

国地科技基于院内三维空间化管理的实际业务需求,创新性采用UE游戏引擎和Cesium引擎双GIS引擎结合,建立了“数字湾区”三维数字底座,为三维场景下复杂指标的智能化计算提供平台支撑,并实现三维场景分析结果的展示,直观展示规划成果、模拟成果等信息,提高成果可视化的多维细节呈现程度,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为深度解析大湾区发展特征,支撑智慧规划智库研究和项目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共享平台,提供规划分析、智能模拟、仿真场景、规划云脑等六大模块,强化二三维一体化能力,支撑规划方案模拟、评估优化工作的开展,为规划行业提供更加高效、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规划分析与智能模拟。基于三维空间底板,提供空间形态分析、物理环境分析、仿真模拟分析等多种三维智能分析功能,全面规划支撑多维度指标和要素的分析和对比,实现对规划设计方案的多维度分析评价以及对比评估。
仿真场景。基于为平台打造的空间统计分析和智能分析功能,实现了规划方案数字化成果的集成表达,将空间统计分析和智能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形成数字化成果,以三维直观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清晰、生动地呈现了规划方案的内容和效果。
规划云脑。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项目规划和设计管理需求,打造“数字湾区”规划云脑应用,在动态更新规划项目数量、分布、类型、进度等基础上,充分对接数字湾区平台中的用地、人口、经济、设施等大数据资源,探索以量化模型全局评估规划项目的方案可行性、编制科学性、规划实施效果评估和修编必要性,全方位全周期支撑规划管理决策。
基于“数字湾区”平台与深港相关数据资源,围绕深港之间人和企业的跨境流动的新趋势、新特点,将深港跨境要素空间分布、跨境流动网络格局、跨境跨界边界效应分析等相对常用和成熟的模型算法,基于“数字湾区”平台进行可定制、可复用的模型模块开发,打造“数字湾区”分析模型、边界效应模型、跨境分析模型、空间识别模型。支撑院内对深港跨境融合发展的持续动态追踪,支持大湾区跨境相关规划设计实践的科学分析需要。
下一步,项目将进一步完善规划分析模型体系,加强模型分析成果验证,深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评估模拟中的深度应用,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规划方案设计和评估,支撑规划设计业务的全生命周期。